3月14日至15日,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业务推进会在西安召开。陕西省财政厅副厅长陈军平、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嘉辉出席并致辞,人民银行西安分行、省工信厅、陕西银保监局相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,各市财政局、陕西省再担保公司及43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200余人参会。
会上,陕西省财政厅副厅长陈军平指出,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,不断完善资本金补充、风险补偿、绩效评价等融资担保支持政策,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做实做强做大,实现可持续经营。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主动适应行业改革转型要求,加强自身能力建设,聚焦主业多元化创新,不断优化细化合作机制,加强银担合作寻求业务新突破,发挥“接地气”优势和“放大器”作用,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
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嘉辉指出,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要落实好服务实体经济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、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,为服务陕西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担保力量。各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,加强对机构的业务监管和指导,促进合规、合法经营,确保风险可控。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要坚守主业,服务实体经济发展,不断深化合作,引导金融产品创新,提升金融服务供给,有效提升融资可获得性,确保经济主体发展中真正得到政策实惠。
陕西省再担保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薛鹏雕强调,2023年各体系担保机构要持续聚焦主业主责精准发力,不断做大业务基本盘;深化银担合作,加快推出系列批量担保产品,精准支持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发展;靠前发力精准支持重点领域,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、乡村振兴、专精特新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等重点领域;深化体系建设改革,建立链条更短、效率更高的中省市三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;强化体系合作管理,落实好合作授信、评级管理、分解目标任务考核、体系间人员挂职交流等措施;加强风控能力建设,建立健全合作业务风险动态监控机制。
会上还通报了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表彰结果,汉中资信担保公司获得了“2022年度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秀合作机构”称号。
2022年,汉中资信担保在汉中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各级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、担保业务开展、风险防范控制、银担合作等具体工作取得了新进展,新突破,业务规模站上了新的台阶。截至2022年末,公司在保业务1994笔,在保余额达到32.21亿元,“三农”小微企业户数占比96.36%,金额占比97.01%,在保余额放大倍数4.06倍,当年平均融资担保费率降至0.66%,拨备覆盖率190.67%,银行机构授信总额47.8亿元,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。
2023年,汉中资信担保将继续以“稳中求进”作为发展总基调,不断完善体系建设,深化担保服务,严格控制风险。一是完善体系建设,强化体系内合作。继续积极争取各级股权投资,运用好中省相关奖补政策,促进市县两级搭建长效资本金补充和业务奖补机制,不断壮大注册资本规模、增强风险抵御能力。深化体系内合作,强化业务备案工作,加大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推进力度,切实利用好体系优势,提升担保服务能力。二是深化担保服务,持续纾困解难。持续深化银担合作,扩大银担分险业务范围及覆盖面,引导银行对公司给予担保支持的企业,适度降低贷款利率,降低信贷主体的融资成本。继续推动纯信用、无抵押式批量化担保业务开展,不断帮助经营主体降低获贷难度,破解融资难题。进一步加大业务拓展力度,着重加强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和维系,探索通过建立客户白名单、开通绿色业务通道等方式强化政策倾斜、增强优质客户黏度。三是加强风险管理,完善风控机制。不断优化健全各项风控制度,加快形成差异化风险控制体系,继续运用风险预警、风险分类等措施提升风控能力。持续做好存量问题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,尽最大可能保障担保主体正常生产经营。继续深耕比例分担业务,持续对接各合作银行,不断扩大银担分险业务范围及覆盖面。
2023年,汉中资信担保将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在省再担保公司的带领下,不断完善体系建设、强化担保服务、深化风险管控,切实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职能作用,为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,汉中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