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。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金融工作重点部分如下:
一是实体经济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,降低融资成本,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,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。运用专项再贷款、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。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疫情冲击等接踵而来的严峻挑战,创新宏观调控方式,不过度依赖投资,统筹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,重点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。创设支持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,引导创业投资等发展。
二是就业。财税、金融、投资等政策更加注重稳就业。落实担保贷款、租金减免等创业支持政策,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。
三是养老医疗教育。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。
四是住房。出台金融支持措施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扎实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。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问题。
五是货币政策。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。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把握政策力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用好降准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,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,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。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,精准处置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风险,平稳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,大型金融机构健康发展,金融体系稳健运行,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六是金融体制改革。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。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,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,加强金融稳定法治建设。七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完善金融监管,压实各方责任,防止形成区域性、系统性金融风险。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,优化债务期限结构,降低利息负担,遏制增量、化解存量。(文章节选自:新华网)